“良好的心态、健康的生活方式,是人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,也是拥有一双好眼睛的前提条件。”昨天下午,成都华蜀眼科医院院长陈来华如约来到成都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,给大家献上了一堂“中医眼科学与慢性眼病康复”专题讲座。讲座上,陈来华在向大家讲解各种眼病治疗方法的同时,还重点向大家传授了一些眼部保健知识,按他的话说,让市民们学会主动保护视力,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,才是这堂课的根本意义所在,“在我看来,保护视力就等同于提高生活质量,远离眼病,生活幸福指数自然能提高不少!”
好视力可以“熏”出来
作为中医眼科专家,陈来华在讲座的开始阶段,就大家所关心的中医治疗眼科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展开了讲解。他告诉大家,中医一直认为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”,就是说一个人视力的健康程度,是和五脏六腑的健康程度密不可分的,他举例说,常见的结膜下出血很可能是肺热造成的,根据这个原理,适当吃些清肺热的药就能解决问题,而不一定非要去医院。
此外,就很多市民关心的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,陈来华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他说现在中医眼科常用的治疗方法是“中医点穴治疗+内服中药+中药熏蒸”,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安全可靠,能有效改善睫状肌的血流系数,调节五脏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视力逐渐恢复,见效比较快,“熏蒸是中医治疗眼科疾病的一大特色,我们通过对药物配方和熏蒸时间的控制,就能对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。”
发现眼睛问题要对症下药
在这堂课上,陈来华重点对老年性黄斑变性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、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的慢性眼病进行了分析,并对相应的预防知识进行了讲解。和以往讲座不同的是,这次陈来华还专门为大家播放了一段短片,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眼病的特点。这段短片讲述了一名农村小男孩身患怪病,不停地眨眼、面部抽搐长达五年时间的故事,在片中,“由于缺乏相应的保健知识,家里人一直没有找到娃娃的病因,而是采取了盲目的治疗方式,其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时间和金钱,却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。”陈来华说,他接手这个娃娃后,经过详细地检查,才发现他所患的是慢性卡他性结膜炎。后来,在医院减免部分费用的前提下,孩子的家人只花了300元钱,就治好了孩子的“眨眼病”,“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眼病,如果诊断准确是很容易治好的。显而易见,这个娃娃在治病的过程中是走了‘弯路’的,由此也可以看出,了解相关的眼部保健知识是多么重要。”
陈来华强调,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,一旦发现眼睛出现问题,都最好不要自行判断、自行用药,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来检查,确定病因后再对症下药,这才是应对眼病最好的办法。
保持良好心态可预防眼病
“预防眼病的根本方法是学会主动保护眼睛,切实做到未病先防,让可能致病的因素远离我们的生活。”陈来华认为,要预防眼病,必须得在生活细节上建筑“堡垒”,注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用眼方式,“保持耳聪目明,首先要早睡早起,坚持锻炼,保持良好心态,不过量吃辛辣肥甘的食物,也不暴饮暴食,做到远离烟酒。在工作生活中,要做到避免强迫体位用眼,避免过强或过弱光线条件下用眼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。”此外,他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个人总结的眼保健四项原则,那就是保持愉悦心情、保证足够睡眠、坚持适当锻炼、注意合理膳食。
此外,他还告诉大家,按照中医的观点,视力健康与人的情绪也有密切关系,不良情绪会伤害人的整体健康,同时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。他说,中医认为过喜伤心、大怒伤肝,而心气虚,肝藏血,目得血而能视,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心情不好,久而久之也可能导致视力的下降,“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,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要知道有了好心情,身体也会变得健康起来。”
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杨永赤